《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或许简化你的创业之路,才能成功之道!

我之前分享了一本书叫做《普通人的财富自由之道》,它是一本对我这位想尝试Podcast的小白特备有感的书,因为作者就是一名很成功的Podcaster。他所分享的内容都是围绕着Podcast或者是内容创作。在那篇分享的最后,我提到如果你不是想做内容创作,而是想创造其他的事业,这依然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只是你可能不会像我那么有共鸣而已。

我相信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想往自媒体这方面发展,你可能想尝试餐饮业,想开咖啡厅,或者想是經營自己的小生意。那为了让各位想创业的朋友也获得一些启发,我想分享的书籍就是《一人公司》,这本书也是因为我想开始做Podcast而接触到的书,但是这个系列的书不只是对内容创作有用,也是对任何想创业的人都会有启发的书。

先说说作者,作者是保羅·賈維斯(Paul Jarvis),他是一位網頁設計師與個人品牌顧問,曾经与很多大企业如雅虎,微软,宾士合作,此外他也与很多名人合作,协助他们建立网络形象,如欧尼尔(Shaquille O’Neal), 斯提夫奈尔 (Steve Nash)等等。在作者创立自己的一人公司前,他曾在多伦多一家广告公司担任网页设计师。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因为他不喜欢公司的运作方式,所以决定辞职。但由于他在工作时特别认真,所以当他辞职后,很多客户都愿意跟着他去新的公司。所以作者辞职后,其实不是他在找工作,而是工作找他。當他跟幾位久客戶聊了之後,他觉得与其去新公司,倒不如自己可以开始创业,成立了他的一人公司。当他创业十多年后,当他处在事业巅峰时,他开始渴望改变,想尝试一些新事物。

于是作者在2013年出版了一本叫做Everthing I know,然后在 2019年写了一本畅销书,叫做Company Of One: Why Staying Small Is the Next Big Thing for Business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而中文出版社在出版这本畅销书的时候, 也连同把作者2013出版的Everthing I know 这本书也纳入在这个一人公司系类当中,中文标题叫做《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维与挑战》

而我原本想看的只是《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 但我在书店向店员询问的时候,店员竟然把这两本书找了给我。我就想既然店员都拿来了,也是种缘分吧,所以我就顺便一起买来看吧。

在读完这两本书后,我个人感觉是《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维与挑战》像是作者在这些年的创业所领悟的道理,切入点比较注重在于成立一人公司的内在原因,它就像是《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的前传,很多内容也用在《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这本畅销书上,,而《一人公司:為什麼小而美是未來企業發展的趨勢》比较是注重在分享如何成立一人公司,以及成立一人公司所需要的特质和素养。

今天的分享會著重在《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這本書是以三大主題為主軸,那就是選擇屬於你的路,克服冒險旅程的障礙,而最後就是藝術,技能及熱情。每個主題都有許多小篇章,而每個篇章都是一段語錄為開始。那我分享對於我個人比較有感的篇章以及它的語錄。

停下腳步再開始

有意義的工作就像是藥品,而且他跟許多藥品一樣,你最後對他們的效果產生免疫,因此要增加劑量,才能有相同的感覺。

在選擇屬於你的路的主題裡,有一個篇章是叫做停下腳步再開始。那是什麼意思呢?我個人的理解,一份有意義的工作通常會給與我們兩種成就感。一種就是對於工作的熟練程度而產生的成就感,讓我們感受這一路走來的成長而產生的成就感。就像我,從完全不曾寫作的人,開始了部落格和podcast之路。在不斷持續的輸出後,我的寫作能力開始變好,文法開始變好(個人覺得哈哈),Podcast的語調和語速開始慢慢調整成我比較喜歡的模式。這對我有非常大的滿足以及成就感。另一種的成就感就是這份工作符合你的核心價值所帶來的成就感,就是這份工作符合你想要的價值。還是拿我當作例子,我開始Podcast的宗旨是分享書中一些的內容,探討人生的一些課題,讓我們一起過著嚮往的生活。透過Podcast這個方式,就能滿足我的內在價值。雖然一至兩個星期產出一集的分享,對我這個以副業方式來經營Podcast的人來說,工作量確實有點大,但做完一集內容然後上架到各大平台的感覺卻是很棒的感覺。

當你在有意義的工作做久了之後,我們開始對那分工作的意義產生免疫,也就是說我們可能已經失​​去這份工作因為符合你的核心價值所帶來的成就感,可能我們的核心價值改變了,這是有可能的,不同的年齡層所嚮往的生活是不同的。也或許你的核心價值沒變,但你工作性質變了,舉例來說,可能你為了你的核心價值,好像是你熱愛咖啡,希望大家在品嚐你的咖啡時所獲得開心與滿足而開始創業,但開了一間咖啡廳幾年後,你為了生意而只專注在賺錢,節省成本,跟不同的伙伴談業務,從熱愛咖啡變成只專注賺錢。這個時候的你只剩下對於工作的熟練程度而產生的成就感,但如果你已經對這份工作已經做了很長的時間甚至幾十年,已經無法更熟練了,那你很可能連這個成就感也會失去。

所以我們必須时不时把自己从工作抽離出來,然後檢視工作與自己核心的價值是否相符,然後進行改變然後再出發,這樣我們才可以在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堅持下去走的長久。我以前上大學是就讀應用化學,讀這一科目是因為我喜歡化學,同時間化學也是我最擅長的科目。大學畢業後,我嘗試在實驗室工作,但我並不喜歡這份工作,這份工作無法為我帶來成就感,也跟我的核心的價值不符合,於是就這樣我在工作一個月後,就已然辭職實驗室的工作,從事市場行銷的工作。

作者也有說他自身的例子,他的核心價值是自我挑戰和克服恐懼,如果他只專注他現在的工作,他的核心價值無法實現。如果他不嘗試新事物與新方向,他會覺得自己處在停滯不前的狀態。於是,他透過短暫的離開或是把焦點從工作上轉移去思考如何把他的核心價值實現在事業上,往往他能夠想一個更好的辦法來讓事業更符合他的核心價值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客戶。

未來不等於現在

最重要的問題是我該從哪裡開始,就先問自己這個問題吧,接著再處理在此過程中你將會遇到一些最棘手的問題

接下來,我想分享克服冒險旅程的障礙這個主題,其實我個人是對這個主題比較有感,其中有感的篇章是未來不等於現在。我個人見解就是,當我們走在屬於自己的路的時候,往往我們都是孤身作戰,一個人走向一個前路無光的道路,我們的腦海就會胡思亂想,就會想像出很多恐懼和不確定,這些恐懼就像是個大怪獸,就會站在路中間阻止我們前進,作者就這時候給了我們一個手電筒,那就是問自己“我改從哪裡開始?”,當你有了這個電筒,當你把光照去我們想前往的道路上,你會發現其實我們所想像出的恐懼也不就是一堆小怪獸,這個時候我們就有了信心開始打怪升級,成為人生的贏家。哈哈,我知道這個比喻其實是蠻爛,但這是我看到這個部分的時候,腦中所出現的畫面。簡單來說,就是把每我們想像的恐懼分解成很多小問題,然後我們專注把每個小問題解決掉。這是我們確保完成一個有意義工作的唯一方法。專注在當前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腳印的堅持下去。

或許你會說那堅持下去的結果出來是不好呢,那該怎麼辦?那個成果的成敗是由有很多因素導致的,這不是我們能完全控制的,就像《被討厭的勇氣》裡所提倡得課題分離,我們專注在我們能控制,我們能做好的部分,剩下下那些不是我們能控制的東西,也不該我們去煩惱的。就算到了最後,是不好的結果,你依然會在這個不好的結果中獲得滿滿正向得回憶以及經驗,因為我們在我們想要的方向努力奮鬥過。建議各位可以去看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的这篇文章,我在文章里有詳細探討這個部分。

來自感激的恐懼

把你的恐懼化成感激吧,為祂的存在感到高興,因為這表示你得到了有失去價值的事物。

而整本書對我最有感得的篇章就是來自感激的恐懼。當時我看到了這個語錄,我頓時起了雞皮疙瘩,很多時候我們都把恐懼視為萬惡之源。因為恐懼讓我們不敢嘗試,因為恐懼導致我們害怕失敗,讓我們得人生充滿遺憾。但這篇章讓我領悟到我們之所以恐懼因為我們有了我們所珍惜得東西,看到這裡我就想起《被討厭的勇氣》裡所說的,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我們去比較。我們之所以恐懼是因為我們害怕失去,其實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是雙面性,是在於我們如何看待事情,是在於如何賦予這個事物的意義。

作者提到他有一位訂閱者,在讀完作者所寫關於恐懼得文章,並且跟著作者得指示寫出她的恐懼清單後,發現她所害怕失去得,都是那些她感激能得到得人事物。她害怕失去她的丈夫,因為丈夫是她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從這個觀點上,我們再往深入一點進行探討,當我們有了所珍惜,所感激的人事物,我們是否應該再去嘗試任何冒險?因為任何得冒險都會讓失去我們所愛的東西。是的,你確實可以這樣做,你可以小心呵護你現在所有的,珍惜感激你所擁有的,但也有一個問題請大家想想就是,每一樣所珍惜得事情,哪一個不是我們拼了全力才獲得得呢?那些隨手可得事情,往往都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得東西。作者就提到,冒險正是產生這種感激情緒得來源。如果那位讀者沒有冒險去約會和結婚,那她就不會擁有他的丈夫了。在這個聲明,我並不是提倡各位去盲目的去冒險,不是要各位為了冒險而冒險,這是不理智的,而是希望各位能在清楚你想要的東西和目標上,努力嘗試以及冒險以獲得想要的東西。

就像我在前年的時候,我決定辭去我工作五年的職位,去紐西蘭打工度假。其實那時候的我也是非常糾結,因為我即將獲得升職的機會,但當我把自己從這個淺短的視角抽離出來,從我的人生職業的視角來看,我知道我依然能夠在職場上達到我想要的職位和高度,只是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而打工度假的這個機會,失去了就不會再有了,而且我很清楚知道我想要在外國體驗不同的文化,所以毅然決定辭職前往紐西蘭一年。現在回想起來,這已然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

意圖是顯而易見得

如果你得工作是以幫助別人為基礎,毫無疑問你應該表明這個意圖。人們反而會被你的工作吸引,因為我們都有點自私,希望我們的痛點能早點消失。

有沒有覺得,很多時候,當你看到一個影片,你就馬上發現那是廣告影片。就算你不是做行銷,你還是馬上能察覺,為什麼呢?因為意圖是顯而易見。無論我們用多麼富麗堂皇得行銷語言,我們都馬上能知道他們的意圖,這是我們人類的本能。

作者提出一個例子,唱片公司要一個樂團創造一首關於一個虛構女孩的歌,和樂團因愛上一位女孩,而為她寫一首歌,你覺得哪一首歌更能打動人呢?受眾能馬上察覺我們得意圖並不是壞事,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的意圖往往都是以我們自身利益為主,而不是受眾。這才是最重要。當我們是自己利益為主,我們就無法跟潛在受眾產出連接,沒有連結就無法產生信任,在沒有信任的情況是很難促成長期的合作。

如果我們能以解決聽眾得痛點為意圖,他們能察覺並且願意花時間與精力與我們合作,因為他們相信我們真心希望能夠盡快解決他們得痛點,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與受眾的關係才能穩定和長久。

結尾

分享到这里,是时候结尾了,我觉得呢,这本书是浓缩作者十多年的经验之谈,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像是一篇篇的散文,所以你不需要从头读到尾,你可以翻开任何一个对你当时的状态有感的篇章然后阅读。我相信在每个不同的状态阅读这本书应该都会不同的感受。我会推荐给以下两种受众。

  • 第一就是想了解别人的创业经验,希望从中吸收别人的创业经验之谈的各位。当你有任何关于创业的烦恼,但却不知如何解决,不懂可以跟谁讲的时候,毕竟你所遇到的创业难题,别人可能没经历过,也无法感同身受,这个时候的你不妨可以翻开这本书来阅读,或许可以获得不同的启发。
  • 第二中就是想在生活中进行改变的人。不知道你在看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是否觉得这一人公司最根本的本质就是学习如何经营好我们的人生?当我们清楚自己的核心价值,自己想要的目标与追求,然后再从自身衍生出符合自身价值以及客户的价值的公司。所以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适合创业也适合正在寻找想寻自我,追求改变的各位。